多名曾參與日本政府相關交流項目的中國知識分子在社交媒體上身陷漩渦,他們被中國網民貼上了「漢奸」的標籤。
包括知名作家蔣方舟在內的中國名人過去數年期間曾受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的邀請和贊助訪日,但這如今給他們帶來麻煩。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是日本外務省下轄的文化組織,資金來源於政府補貼、投資和私人部門捐贈。
此事件是中國愈演愈烈的網絡「批鬥」行動中最新的一例。北京試圖對這場風波進行「滅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三(6月9日)稱,這種互訪交流活動「在國際關係實踐中普遍存在」。
分析人士對BBC表示,在中國和西方關係惡化的背景下,中國互聯網上的民族主義情緒不斷升溫,在很多時候已經超出了當局的「預期範圍」,這反過來給中國政府「出了一道很大的難題」。
被罵「漢奸」
這起事件源於日本外務省網站發佈的一份國際交流基金會業績評估報告。文件顯示2008年至2016年間,共有73名個人和71名團體成員被邀請赴日參觀考察項目。
「中國有相當數量的知識分子在論壇和媒體界有很強的影響力,但與日本關係較弱,」報告寫道。因此該機構開始了招募計劃,「希望通過與日本各界人士接觸,讓他們有機會親身體驗日本社會,通過發文促進中國社會對日本的了解」。
該報告提及了中國作家蔣方舟、記者段宏慶、南開大學副教授熊培雲等人。
在微博上,「孤煙暮蟬」、「地瓜熊老六」等多個有影響力的民族主義賬號挖出這份報告並進行轉載,他們指責蔣方舟等知識分子為了經濟利益而討好日本,在抬高日本的同時「矮化中國」。
「孤煙暮蟬」和「地瓜熊老六」均擁有超過600萬粉絲,這很快點燃了部分中國網民的憤怒情緒。在微博上,相關話題的點擊量達到8000多萬次。其中,蔣方舟遭到了最多的口誅筆伐。
「皇軍出賣了皇協軍?……這一大批吹捧日本的公知,竟然真的拿了日本人的錢!」一名網友評論道。皇協軍是二戰期間,侵華日軍扶植的一支中國武裝。
「被(日本)出賣實錘收錢,當代漢奸的標籤是永遠無法洗乾淨了,」另一名網友批評道。
31歲的蔣方舟出生於中國湖北,曾憑寫作特長,獲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高考降60分錄取而年少成名。她隨後撰寫了《打開天窗》《邪童正史》等多本主要面向青少年的讀物。
據報道,蔣方舟2015年接受國際交流基金會邀請訪日後,在2017年8月將其旅居日本一年的經歷寫成《東京一年》。該書截至當年年底發行了15萬冊。
蔣方舟在微博上反駁了這一指控,稱她的日本之行僅是文化交流活動,並表示書籍出版是「正常商業出版」,從書寫到出版過程「與國際交流基金會無關」,與邀請方也沒有進行任何層面的交流。
她表示,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每月為她支付大約2萬元的生活費和研究費用,此外沒有任何額外費用。她隨後又自費在日本住了幾個月。
「日本二戰犯下罪行,至今沒有道歉,這一點不可原諒,也毋庸置疑,」她補充道。
盛行的網絡「批鬥」
在風波持續升級之後,中國外交部罕見地在記者會上試圖為這場爭議降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三(6月9日)表示,中國和日本互為近鄰,兩國人員往來十分密切,國與國之間開展人員互訪交流,在國際關係實踐當中「普遍存在」。
他表示,中日雙方由政府支持推動的人員交流不勝枚舉,為兩國關係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方希望通過中日間持續健康穩定的人員交流,實現增進理解,建立信任,深化友誼的目標,」他說道。
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鄧聿文認為,此次引發爭議的項目是大國之間普遍存在的文化交流,中國政府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但由於中日關係並不好,民間輿論「佔領了道德的制高點」,這讓北京無法直接反駁,只能委婉降溫。
他認為,中國民間日趨激進的民族主義情緒很多時候已經超出了當局的「預期範圍」,給北京「出了一道很大的難題」,這足以給當局敲響警鐘。
但這位原本以煽動民族主義情緒著稱的官方報紙的總編輯隨即受到網民口誅筆伐。一些網民批評他是「騎牆派」(意指立場不堅定的人),還有人指責他「表面上愛國,實際上是賣國賊」。
去年10月,風靡全球的韓國音樂組合「BTS防彈少年團」的一名成員在一次線上頒獎典禮演講時,提及了韓國與美國在朝鮮戰爭中共同作戰的「苦難歷史」,也在中國社交媒體掀起「辱華」爭議,遭到猛烈抨擊。
儘管北京和文在寅政府一直保持著相對友好的關係,中國外交部亦在記者會上低調回應此事,但情緒激動的網民仍對與該組合合作的中國品牌猛烈批評,並呼籲下架該組合的歌曲。
在另一篇帖子中,胡錫進承認,中國互聯網「上綱上線的風氣越來越重」,對互聯網上的話語空間構成擠壓,他呼籲大家將「政治正確」的標凖適當放寬些,不要事事都要揪出「險惡用心」。
「互相利用」
鄧聿文分析稱,中國政府和民間的愛國輿論此前是一種「互相利用的關係」,由於西方也會利用民間輿論來向中國施壓,中國政府也希望用民間的聲音來向西方表示其強硬政策「是呼應民間的情緒」。而一些民間意見領袖則「把愛國當成一種生意」。
「但問題是,當政府一旦釋放了民族主義的信號之後,它並不能完全控制民間輿論。因為民間輿論一定會打著政治正確的旗號,佔領道德制高點,」鄧聿文對BBC說。
他表示,這種民間的民族主義情緒持續發展,可能導致政府「引火燒身」。
本月初,中國多個民族主義社交媒體賬號發文稱,意大利總理「首次承認意大利新冠病流行早於中國半年」,並引述所謂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RAI)的報道。
這引發了意大利政府的抗議。意大利駐華使館發佈聲明稱,文章涉及意大利總理的內容「完全是謊言」,「沒有任何根據」。 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也發佈聲明,呼籲廣大網民不要「誤信、誤傳此類虛假消息」。
隨著中國與西方主要國家間的關係在近年迅速惡化,以強硬著稱的「戰狼」風格近年來主導中國外交,網絡監管部門也對中國國內的輿論加強監管,大批政府的批評者和自由派知識分子被封號或禁言。
今年5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一次集體學習時承認,中國現在充斥著民族主義情緒的外交方式並沒有受到熱烈歡迎,他希望中國要在國際社會廣交朋友。
「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習近平說道。
“Esploratore. Appassionato di bacon. Social mediaholic. Introverso. Gamer. Studente esasperatamente umile.”